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健康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会暨第一次协作研讨会成功举办
10月10日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教授黄淑帧,我校党委书记吴建伟、校长徐安龙、副校长靳琦、乔延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健康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琦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中医体质学及其他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乔延江副校长主持。
雷朝滋副司长首先传达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精神,鼓励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他特别指出“2011计划”与以往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不同,其重点体现对创新成果的认定与支持,应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联合其他单位,围绕国家需求,重点攻关,解决难题,完成目标。徐安龙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协同创新重点在于“协同”,通过各协作单位通力合作,确定目标,形成创新成果;
上午9:10,由石学敏院士、黄淑帧教授、吴建伟书记、徐安龙校长为“中医体质与健康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吴建伟书记为王琦教授颁发中心主任聘书,正式宣告“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健康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在第一次协作研讨会上,靳琦副校长代表牵头单位对中心各参建平台负责人表示欢迎,指出此次中心成立包含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37个团队,应集中优势兵力,在中医体质理论既往良好研究基础之上,策应国家需求及产学研发展大趋势,协同创新,促进中医体质与健康医学的发展。
中心主
中心办公室主任倪诚就中心任务与实施方案草案进行了说明,对预期构建的四个平台所涉及的具体任务与预期成果进行了分解,并就相关问题征求协同单位意见。中心办公室秘书长李玲孺对中心机制体制进行了解说,指出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应打破壁垒,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人员组成,整合科研机构的科研技术资源、临床机构的临床样本资源、企业或基金会的资金及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等各类资源,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协作研讨会上,
此次大会学术气氛浓厚,各团队负责人对所在团队优势作了介绍,并对协同创新中心总体任务提出宝贵意见与合理建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健康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会暨第一次协作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医体质与健康医学的发展及成果转化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