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我校召开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调研工作报告专题会

发布时间:2019-03-19

  3月14日,由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组织的“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调研工作报告专题会”在我校和平街校区召开。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培养处处级调研员陆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综合协调处副处长邓国兴,我校副校长王伟,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立平,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范璐,研工部副部长、副院长柴兴云,研究生院副院长孟闫燕,以及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主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分阶段由张立平校长助理、范璐部长、柴兴云副部长主持。

  首先,张立平校长助理围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文件的精神,重点强调了撰写《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发展报告》和《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的重要性。她表示编写发展报告是推动专业学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编制课程指南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希望此次专题会能够充分讨论问题,更好的完善发展报告及课程指南。

  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分别就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类别核心课程指南进行了汇报,在汇报中分析了我国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表明在指南撰写中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注重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上海中医药大学就全国中医(全科医学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的撰写情况进行了汇报。广州、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就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类别发展报告进行了汇报,在汇报中分析了中医、中药学学科发展现状,深入探讨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的各学校主管研究生工作领导就如何推进发展报告和核心课程指南的进一步完善,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并重点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及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教育部陆敏调研员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和交流意见,并指出发展报告是研究生培养单位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核心课程指南是研究生课程设置、讲授和学习的重要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质量评估的重要参考。她强调,教育部研究生司高度重视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调研工作,未来中医药院校应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深化医教协同,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最后,王伟副校长提出要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应尽可能满足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建设应有发展的眼光,适应未来医学发展要求,探索灵活的培养方式,尤其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更应有所考量。

  本次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调研工作报告专题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撰写发展报告和核心课程指南的目的意义,总结问题,分析困难,研讨完善,将更好地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