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刊登我校李良松的文章《中医与佛教医药互为影响和包容》
《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与佛教医药互为影响和包容
l 佛教医药的实用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寺院的医疗经验、诊疗方法和单验秘方,至今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开发研究价值;二是佛学理论和佛教思想,对人生的启迪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无与伦比的生理与心理效应;三是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l 从广义来说,佛教医药属于中医的一部分。但从狭义来讲,中医指的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医药体系,这时的佛医、藏医、蒙医等与中医则为并列关系,他们长期以来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和相互包容,共同构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医药文化。
佛教医药是以古印度“医方明”为基础,以佛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学体系。由于佛教医药学的理、法、方、药等理论框架和临床诊疗体系是在中国形成的,因此,我们所说的佛教医药,实际上就是指中国佛教医药。佛教医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中医药学产生了诸多影响。深入对佛教中的医学史料进行探讨,可从中整理发掘有利于中医学发展的文献和史料,为中华医药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佛教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佛教医药包含经藏医学、寺院医学和居士医学三大领域,在近两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经历了萌发、奠基、形成、发展和困惑五个阶段
影响佛教医药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中国佛教医药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一是佛教和佛经的广泛传播,佛教哲学被僧医和通佛之医家用于解释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二是伴随着佛教传入的古印度医学和西域医学,被用之于临床;三是僧侣为了达到“普渡众生”的目的,往往操医药以救治贫病之民众;四是佛教寺院多建在穷乡僻壤或名山大川,大都远离城市和集镇,为了自身防治疾病的需要,许多高僧大德都研悉医术以“自救救人”;五是自古以来,寺院主动或被动作为疾病收容和战伤救护的重要场所,促使寺院积累了一定的诊疗技术;六是历代有不少的医家居士,潜心研悉佛学,并指导于临床,丰富了佛教医学和中医药学的内涵。
实用价值
中国佛教医药的实用价值可以从三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寺院的医疗经验、诊疗方法和单验秘方,至今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开发研究价值;二是佛学理论和佛教思想,对人生的启迪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无与伦比的生理与心理效应;三是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三大领域
中国佛教医药包含经藏医学、寺院医学和居士医学三大领域。
经藏医学 是指佛经中的医药学史料和医药学思想。笔者根据《大正新修大藏经》统计,佛藏中共有论医经书60多部,涉及生理、心理、疾病和医药内容的经书在80%以上。因为佛经讲的是人生的哲学,自然离不开生、老、病、死这一古老的热门话题。正如香港法住文化书院
寺院医学 是指寺院创造和传承的医药学,包括寺院的医方、医疗经验、诊疗方法和医僧的医药论著,中国的寺院医学,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佛教医药宝藏之一。古往今来,涌现出许多医术高超、临床经验丰富的僧医。其中卓有建树者,有西晋之于法开,东晋的支法存,南北朝的惠义、僧深和昙鸾,隋朝的释智宣和梅深师,唐朝的鉴真、普济和波利,五代的高昙,宋代的文宥、法坚和奉真,元代的拳衡和普映等。
居士医学 是指居士和信奉佛教的医家研究佛经,撰述医药著作,在理论上临床上做出突出贡献,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佛教医学派系。这些医林人物有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殷仲春(著《医藏目录》)、喻昌(著《医门法律》、《尚论篇》)、慎柔(《慎柔五书》)、程国彭(著《医学心悟》)等。中国佛教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佛教宗派的不同(如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禅宗、密宗)和地域的差别,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从大区域来说,有藏传流派、汉传流派和南传流派,从汉区来说,有少林派、峨嵋派、竹林派等。如少林寺之骨伤科、浙江萧山竹林寺之女科等均很有特色。
传承和发展中经历的五个阶段
中国佛教医药在近两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经历了五个阶段。即:萌发阶段——汉晋时期;奠基阶段——南北朝时期;形成阶段——隋唐五代时期;发展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困惑阶段——近现代时期。
两汉和两晋时期 由于佛教的流传尚不普遍,佛经的汉译工作还处在初始阶段,因此,这一时期的佛教医学只能说是萌而待发。
南北朝时期 虽有两次灭佛之难,但并无法阻止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佛教在短短的二百多年间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寺院最多时达3万多所,涌现出一批佛医兼通的高僧名士,为佛教医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隋唐五代时期 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时期,中国佛教医学也与此同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宋元明清时期 中国佛教医学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近现代时期 由于西方医学的传人、近百年的连绵战乱、现代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文革”的影响,中国佛教医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曾一度陷入低潮和困惑,甚至被曲解为封建迷信而遭批判。如何正视佛教医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佛教医药对中医的影响
佛教医药对中医文献、医门居士、历代医方、临床诊疗及中医伦理学、养生康复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医学的定义和内涵,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3次大变化。第一次是在春秋战国之际,此时的中医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医学;第二次是在盛唐时期,此时的中医指的是中华帝国的医学、世界中心的医学和中华民族的医学;第三次是在清代后叶,此时的中医指的是以汉族传统医药为核心的医药学体系,主要是相对西医而言。
我们现代所说的中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医是指中华民族的医药学,是包括传统中医、藏医、蒙医、傣医、佛医、苗医、维吾尔医等在内的各种传统医药的总称,是涵盖了整个中华文化版图的民族、地域、宗教等各种医药学宏观医药学体系。因此,从广义来说,佛教医药属于中医的一部分。但从狭义来讲,中医指的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医药体系,这时的佛医、藏医、蒙医等与中医则为并列关系,他们长期以来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和相互包容,共同构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医药文化。
佛教医药文化对中医药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对中医文献的影响
根据笔者的研究,在5000多部佛教经籍中,有453部专论或涉论医药,有4000多部佛经涉及医理与养生;在8000多部中医药文献中,有588种(641部)书名与佛学有关;历代的僧医著作共79部;历代各种医著共涉及203条佛教名词术语。从古到今,涌现出许多医术高超、临床经验丰富的僧医。他们有的虽翻译佛经、出入空门,不以医传名于世,但他们大都精通医理、扶危济贫,成为我国古代医疗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有的则精研医术或以医为业,在历史上留下了珍贵的医药学文献。这类著作主要有:《申苏方》、《议论备豫方》、《深师方》、《梅师方》、《天竺经论眼》、《鉴真上人秘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岭南卫生方》、《慎柔五书》等。
对医门居士的影响
今之居士,指归依佛门的俗家弟子。他们在家修习佛法、精通经律论三藏之学。在历代医家中,有许多潜心研读佛学的著名居士,他们不仅精通医理,藉以医治众生之身疾,而且精通佛理,志在救济苍生之心病。同时还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有不少的医著至今仍然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在有著述的3700多位医家中,有居士98位、著述330多部。如刘完素、喻嘉言、李中梓、程国彭、汪机、丁福保、王肯堂、胡文焕等都是其中的姣姣者。
对历代医方的影响
在历代的近10万首中医方剂中,方名直接跟佛教有关者共2183首,间接与佛教有关者1600多首,如天王补心丹、七宝丹、灵妙散、资生汤、司命丸、活命饮、大定心丸等。历代由寺院或僧人传出的医方共615首;由
对临床诊疗的影响
最早的中医骨科著作为僧人所著,最早的眼科专论为佛教寺院所传,最早以香药治疗疾病为僧人所创,最早治疗脚气的专著为僧人所写。可以说,中医临床各科都留下了佛医的身影烙印。同时,僧人还是中外医药交流的重要使者,寺院是疾病收容与战伤救护的重要场所。可以说,佛医对中医的眼科、骨伤科、内科、妇科、儿科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中医其他领域的影响
还对中医伦理学、中医心理学、药用植物学、中医食疗、中医药膳、中医临床诊疗思维、中医康复保健等各个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