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刊登我校翟双庆的文章:《火热病机》
《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8月31日第五版刊登我校翟双庆的文章:《火热病机》,全文如下:
火热病机——论《内经》病机十九条(三)
火之病机
属火之病机者五条:
第一,“诸热瞀瘛,皆属于火”。高热、神昏、肢体抽搐之类的病证,大都属于火的病变。瞀,昏闷;瘛,瘛�S,抽搐,手足抽掣,时伸时缩,《素问·玉机真脏论》曰:“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火为阳之极,火盛则身热。心藏神,主血脉,属火。火热扰心,蒙蔽心窍,则见神识昏蒙;火灼阴血,筋脉失养,则见肢体抽搐。
第二,“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口噤不开、鼓颔战栗,不能自控者,大都为火邪所致。禁,同噤,指口噤不开;鼓,指鼓颔;栗,指战栗,寒战。皆为恶寒之象。如丧神守,指寒战等一些躯体动作不能控制,就如神明不能主持,正如吴��《素问吴注》所云:“神能御形,谓之神守,禁鼓栗则神不能御形,如丧其神守矣。”火热郁闭,不得外达,阳盛格阴,则外现口噤、鼓颔、战栗等类似寒证的症状,且病人不能自控。其病机在于火郁闭于内。
第三,“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呕、哕、咳喘等气逆上冲诸证,大都为火邪所致。逆冲上,指气机急促上逆的病证,如呕吐、噫气、呃逆、咳喘、吐血等。火性炎上,扰动气机,则可引起脏腑气机向上冲逆,故临床上见到气机急促上逆的病证,首先应从火的病机考虑。
第四,“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神识狂乱、行为越礼、手足躁扰诸证,大都为火邪所致。躁,指躁扰不宁;狂,指语言及行为错乱;越,言行乖异,失其常度。心主神,属火。火性属阳,主动。火盛则扰乱心神,神志错乱,而见狂言骂詈,殴人毁物,行为失常;火盛于四肢,则烦躁不宁,甚则可见逾垣上屋。
第五,“诸病�i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皮肤肿胀疡溃、疼痛酸楚以及惊骇不宁等证,大都为火邪所致。�i,通腐,�i肿,即皮肉肿胀溃烂,即腐肿。火热壅滞皮肉血脉,则会导致血瘀肉腐,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而其主要表现则见:患处红肿溃烂、疼痛或酸楚。火热内迫脏腑,扰及神明,就会出现惊骇不宁。
病案举例
李某,男,2岁半。1991年元月9日诊。1年来出现突然失神,目光呆滞,低头,伸臂僵直,5~10秒钟后眼神灵动,微笑之后一切恢复如初,每天发作2~3次。大便调,小便混浊,指纹紫,前额因低头触物而有血肿。某儿童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均诊断为“小儿痉挛症”。此为心肝二经火热之证。治以凉肝止痉、养血安神,方用羚羊钩藤汤加减。方药:羚羊角粉0.25克(分冲),钩藤6克,滁菊花5克,丹参8克,生地黄8克,霜桑叶5克,当归6克,炒栀子6克,赤白芍各6克,远志6克,菖蒲8克。每日1剂,水煎分温3次服,6剂。元月16日二诊:药后3天发病开始减少,近两天只有1次发作。再予上方6剂,服法同前。元月23日三诊:本周末发病,小溲仍较混浊,别无异常。再以前方加减。方药:羚羊角粉0.25克(冲),滁菊花5克,霜桑叶6克,钩藤8克,生地黄6克,全当归6克,萆�Z5克,石菖蒲10克,炒栀子5克。5剂,隔日1剂。病愈。(《王洪图内经临证发挥》)
按:火热过盛,内扰心神,因而可致昏冒不知人,是为“瞀”;火热灼津,筋失濡养,而发抽搐之类症状,而为“瘛”。羚羊钩藤汤为凉肝息风、增液止痉之良方,是以用之而效。因病涉心神,故配以远志、菖蒲。
热之病机
属热之病机者四条:
第一,“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腹部胀大诸证,大都为热邪所致。这里的胀腹大,主要指腹部胀满膨隆,疼痛拒按,大便不下,属实属热。外感邪热入里,壅结胃肠,导致气机升降失常,热结腑实,故可见胀腹大等。
第二,“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腹中肠鸣有声、腹胀如鼓诸证,大都为热邪所致。有声,指肠中鸣响;鼓之如鼓,指叩击腹部如打鼓一样,空空作响。无形之热壅滞胃肠,导致气机不利,传化迟滞,则见肠鸣有声、腹胀中空如鼓等症。
第三,“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转筋拘挛、腰背屈曲反张以及小便浑浊诸证,大都为热邪所致。转,扭转;反,背反张;戾,身体曲而不直。转反戾,指由于筋脉扭转,使肢体呈扭曲、反张等各种状态,但不同于抽搐。水液,指尿液、涕、唾、涎、痰、白带等分泌物。热灼筋脉或热伤津血,导致筋脉失养,则见筋脉拘挛、扭转,身躯曲屈不直,甚至角弓反张等症。热盛煎熬津液,则涕、唾、痰、尿、带下等液体排泄物黄赤浑浊。
第四,“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呕吐吞酸、急暴腹泻以及里急后重诸证,大都为热邪所致。暴注,指暴泻如注,势如喷射;下迫,指欲便而不能便,肛中窘迫疼痛,即里急后重。胆热犯胃,或食积化热,胃失和降而上逆,则见呕吐酸腐或吞酸。热走肠间,传化失常,则见腹泻。热性属阳,故其腹泻之特点多表现为暴泻如注,势如喷射。热邪杂合湿浊,热急湿缓,则见肛门灼热窘迫,里急后重,粪便秽臭。
病案举例
洪某,男,56岁。1980年6月24日初诊。患者自诉腹痛、泄泻反复发作8年余,每次发作左上腹必然隐痛,或阵发性剧痛,痛必泄泻,一日数次,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皆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经治疗数年,但未见好转,故求诊于刘老。就诊时患者诉: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一日数作,便下酸腐,胸闷,脘腹胀痛,胃纳减少,嗳腐吞酸,精神萎靡;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腹泻。辨证:湿热内阻,气血不和。治法:清热利湿,调和气血。处方:芍药汤加减,赤芍9克,当归9克,柴胡9克,黄芩9克,黄连3克,肉桂6克,槟榔9克,木香9克,砂仁9克,五灵脂(包煎),诃子9克。水煎服,日1剂,5剂。1980年6月30日二诊:腹胀腹痛减轻,大便成形,每日1次,食欲增强;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治法同前,上方化裁,服药2周泄泻未复发,诸症若失。
按语:刘老认为,虽素有“久泻无火”之论,但本例患者病久,却见舌红、苔黄、脉弦数、嗳腐吞酸、便下酸腐等里热征象,故不可死板归属于虚寒;此乃肝脾久郁蕴热,以致气滞血瘀,故治宜清化肝脾湿热,同时理气和血,投以芍药汤以清利肠道湿滞、调理气血。(《刘志明医案精解》)
以上简单谈了“火”与“热”的不同病机,在《内经》中,“火”与“热”在概念上异名同类,大同小异,其区别正如《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病因病机》所云:“火既可指病理的火邪,也可指生理的‘少火’,而热既可指热邪,又可指发热的症状;传统上,火为五行之一而有形,热为六气之一而无形;程度上,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病因上,内生者火邪、热邪皆可称,外感者多称热(或暑、��、温)而少称火;病变范围上,火邪多局限而深入,热邪多弥散而表浅。”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