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刊登我校翟双庆的文章:论《内经》“是动病”、“所生病”
《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6月22日第五版刊登我校翟双庆的文章:论《内经》“是动病”、“所生病”,全文如下:
论《内经》“是动病”、“所生病”
《内经》“是动病”、“所生病”,是《灵枢·经脉》在叙述完每条经脉的循行起止后,关于疾病的症候记载。后代医家对其有不同见解,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气血先后说。《难经·二十二难》云:“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即每一条经脉都分为气病和血病,气病在先,血病在后;新病在气,久病在血。可知,“是动病”是气分病,“所生病”为血分病。
第二,经络脏腑说。《校注十四经发挥》认为:“是动病”为经络病,“所生病”为脏腑病。王冰也直接将“是动”解释为“脉动”,表示此经脉异常变动,则可以在本经循行所过之处出现相应病症。因为“是动”病直接来源于脉诊病候,只言“动”而不言具体脉象,后人多将“是动病”直接解释为经络病。相对而言,“所生病”则为脏腑病。
第三,内因外因说。《灵枢集注》云:“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即经脉因受外邪侵犯所发生的病证称“是动病”,本脏腑发生疾病影响到本经的称“所生病”。
第四,本经他经说。《难经经释》云:“《经脉》篇是动诸病,乃本经之病;所生之病,则以类推而旁及他经者。”即本经之病称“是动病”,影响至他经之病称“所生病”。
第五,穴动诊病说。《灵枢注证发微》认为“此篇‘是动’之义,正言各经之穴动则知其病耳”,即根据各经腧穴的脉动变化诊断疾病及预后。“主×所生病者”是对“是动”后所列病症的结语,表示经脉病涉及的内容。而“主×所生病者”之后所列病症,“或出本经,或由合经”,是对该经病补充的另一组病症。
第六,病症主治说。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1974年版)也认为:“是动病”说明经脉的病理现象,而“所生病”是说明该经经穴的主治证候。可以认为,“是动”是由于本经脉变动而出现的各种病候,其病候彼此之间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关联。张介宾注云:“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也指出“是动病”为这一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是主……所生病者”是指本经腧穴可主治之病症,可以是本经之病,亦可以旁及他经,病证范围较“是动”广,病候间不一定有病理上的联系。
以上几种观点,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是动病”、“所生病”的含义,均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相对而言,“病症主治说”比较符合经文之义。考“主”有主持、掌管之义,在医书中常引申为“主治”的意思。如《灵枢·九针论》有:“五曰铍针……主大痈脓。”“主”即“主治”之义。《阴阳十一脉灸经》也有“是……脉主治其所产病”的记载,可以作为这一训释的佐证。因此,将“是主……所生病者”理解为“此经脉主治某脏(或津、血等)所产生的病证”,是文通理顺的。所以,“病症主治说”把“是动病”释为该经发生异常变动所产生的病证,视“所生病”为该经脉腧穴所能主治的病证,主要依据即为经脉所循行的部位、所主的层次出现异常以及经脉所配属的脏腑功能异常时的表现,故可参。
兹举一例以说明经文的指导意义。笔者曾跟随王洪图教授诊治过一例“胆足少阳之脉所生病寒热如疟”证,现详述如下。王某,女,51岁,主诉低烧1月余。体温在37.5至38.5摄氏度之间,先恶寒后发热,每天反复多次。心烦、口苦、食欲不振,睡眠不实。经某医院检查,血沉、肝功出现异常。西医治疗多日,病情无变化。舌胖苔黄腻,右脉濡,左脉弦细。证属湿热之邪郁于少阳,肠胃气机不畅。治以和解少阳、健胃除湿之法。方药:小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清半夏、黄芩、槟榔、赤芍药、草果、知母、川厚朴等,5剂,水煎服。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二诊:服上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已无往来寒热症状。仍有心烦、口微苦、食欲不振、睡眠不实。此乃湿浊未尽之象,仍宗前法进治。方药:柴芩温胆汤加味。上方酌加青皮、陈皮、云茯苓、竹茹等,5剂。禁忌及煎服法同前。三诊:微感心烦,食欲稍差,乏力,余无不适,脉弦细,苔薄黄。继用前法为治,前方继服,5剂水煎服。四诊:食欲好转,诸症悉除。脉弦细,舌苔薄。患者要求再服药以巩固疗效。乃以三仁汤化裁为方,以善其后。5剂,水煎服。
《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汗出振寒,疟……”胆经主治有关“骨”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头痛……自汗出,战栗发冷,形似疟等。足少阳胆经行于人身之两侧,位居半表半里之间,感受外邪之后,邪正交争,而有往来寒热如疟的临床表现。故凡见“发热”之病,其兼有往来寒热之象者,当以疏泄少阳为基本治法。《伤寒论》在总结《灵枢·经脉》篇胆足少阳之脉所生病症状的基础上,提出少阳病除了“往来寒热”之外,若侵犯他脏,亦可见“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等症状。遂初诊投以小柴胡汤加减,以和解少阳为主,数剂病除。病案中患者为中年女性,症见往来寒热、口苦、心烦、纳差,舌苔黄腻,显然是少阳经脉不和,木郁日久而影响肠胃,以致湿热内生。故处方用药中,酌加草果、厚朴、知母、槟榔以调中焦,开湿郁兼清阳明之热,5剂则体温恢复正常,又数剂自觉症状全消。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胆经主骨病”的原因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张介宾谓足少阳经配属脏腑为胆腑,经脉承胆腑刚性之气,故对全身骨骼的强度具有调控作用。丹波元简据《素问·热论》中“伤害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的内容,在《素问识·热论》中云:“盖太阳主皮肤,阳明主肉,少阳主骨,从外而内,殆是半表半里之部分,故改胆作骨,于义为长。”按照经脉所主层次所论,太阳对应皮,阳明对应肉,少阳对应骨,由皮表向体内递进。可参。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