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点击

光明日报刊登我校王耀献的文章:《中老年人夏季防尿路感染》

发布时间:2010-09-07

《光明日报》刊登201082311版刊登我校王耀献的文章,全文如下:

 

中老年人夏季防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性疾病,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下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膀胱炎、尿道炎)和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肾盂肾炎)。

我院临床发现,中老年人是尿路感染的高发人群,约占尿路感染患者的50%以上。

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居感染性疾病的第二位。女性人群发生率比较高,约10%—2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曾患过尿路感染,每年约6%的女性有一次或多次尿路感染。

为什么会发生尿路感染

任何细菌侵入尿路均可引起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属,约占尿路感染的75%,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其次是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克雷白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属约占尿感的25%,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粪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等。

尿路感染可由一种或多种细菌引起。细菌侵入尿路是否发生感染与细菌的致病力和机体的防御能力等有关。正常状态下,机体对细菌的入侵尿路有一系列防卫措施,如尿流的冲、刷、洗、涤作用,能将细菌排出体外,以及尿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和杀菌能力,可分泌有机酸及IgA,并能通过吞噬细胞的作用来杀灭细菌等。但在人步入中老年以后,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低下,再加上部分中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和其他慢性虚损性疾病,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出现减退或丧失,局部的粘膜屏障作用减弱,常常可以引起细菌感染而导致疾病发生。

“热邪”、“湿邪”均可致病

尿路感染属中医学“淋证”、“腰痛”范畴。正气不足与湿热蕴结是其发病的关键。

其病位以肾与膀胱为中心。早在汉代张仲景就提出,“热在下焦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强调淋证是由热邪所致。热邪的产生和入侵有内外两种途径,一是从外而来,多是由于外阴不洁,热毒窜入溺窍,直犯肾与膀胱,或是由于热邪侵犯体表,循膀胱的经脉入侵膀胱,波及于肾所致;二是热邪从内而生者,多是由于饮食失于节制,喜食辛辣煎炸的食物,或情志郁结,或起居失宜,性生活过度,以及久服热药而产生内热,邪热传之于肾与膀胱而形成的。湿邪也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湿邪致病同样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居处环境潮湿等所致;内湿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水液敷布失常而形成,以肾为主的肺、脾、肾三脏对水液的调控失职,是内湿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湿邪的性质是重浊、下趋的,“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所以湿邪易于损及肾与膀胱,并于热邪发病,可以说是“无湿不成淋”。

正气不足在尿路感染的发病中是其发生、发展和迁延难愈的重要因素。当人体阴阳调和,正气强盛的时候,外在的湿热之邪难以侵入人体,内在的湿热之邪也难以滋生、滞留在体内,就不会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病。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当机体正气不足,无力抗邪之时,方可导致邪气的从外入侵或由内滋生、从而致人发病。

此外,疾病之进退亦取决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随着邪气滞留日久,则正气损伤逐渐加重,可导致疾病不断加重或反复发作。中老年人年事渐高,阴精逐渐亏虚,或因工作压力过大,过劳损伤精气,或因情志郁结不畅以及生活起居失宜,导致正气受损,从而成为尿路感染的发生、发展和迁延不愈的重要内在因素。

怎样预防和自我调护

尿路感染的预防和自我调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借助尿液的冲、刷、洗、涤作用以清洁膀胱和尿道,防止细菌在尿道粘膜上粘附和繁殖。

2、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宜食清淡有营养的物质及新鲜蔬菜等。

3、注意外阴部的清洁,以减少尿道口细菌,要经常更换内衣,用洁净的水清洗外阴部,要注意经期卫生,男性如包皮过长,应注意清洗包垢,包茎应矫治。

4、尽量避免尿路器械性检查,必要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既往有反复尿感的患者,在检查前后48小时宜服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5、尿感发作较频的患者,宜常饮尿感茶,可取金银花10g、鱼腥草10g、土茯苓15g、车前草10g,开水浸泡30分钟,每日频频服用。并经常用尿感外浴方药洗浴外阴部。如以苦参30g、金银花30g、公英30g、鱼腥草30g、败酱草30g、黄柏30g。水煎,外浴会阴部。

6、注意培植正气,强化体质,增加抗感染能力。中老年朋友的饮食和起居要有规律,心态要平和,情绪要稳定,劳、逸要适度,中医学认为过劳和过逸都容易损伤正气,《内经》提出“劳则气耗”,同时又强调“久卧伤气”,对于离退休的老年朋友,适度的家务劳动和体能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对培植正气都是有益的。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