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报道王琦院士: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定义、框架与内涵
作者简介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四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一级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王琦书院院长。
构建并完善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学、中医腹诊学、中医健康医学、中医未病学六大学术体系,开拓中医原创思维新领域。
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基石,是中医药振兴发展必经之路,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中医药基础研究的核心即为中医理论现代化,中医理论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前提。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灵魂,理论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检验作用;理论是解释原理的钥匙,理论是由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结论,能够解读基本原理和现象;理论是科学发现的源头,科学的理论能够准确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促使在实践中挖掘更大的科学发现;理论是引领未来的引擎,有些理论具备超越时代的价值,蕴藏着引领未来的重要动力。
当前,中医药理论面临剧烈变化的外部环境,而中医理论尚未形成现代话语体系,单兵作战、缺少多学科交叉,证伪不够、公共认知受限,缺少重大理论的发展转化,缺少对基础理论的现代诠释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中医药的现代化是《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是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在中医药领域落实的重要举措。综上可见,中医理论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前提,是面对外部环境与自身发展困难的根本解决方法,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医现代化与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定义
关于中医现代化,笔者曾于1999年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医现代化的理性思考》一文,提出现代化是指人类为适应现代社会与文明发展需要,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能力获得空前提高,由传统社会和文化向现代化社会和文化转变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医现代化是在保持自身主体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伴随现代科技进步,使整个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具有现代科学水平的科学体系。
对于中医理论现代化,定义性表述是:中医理论现代化是在体现原创思维,保持主体和特色优势的前提下,明确学科前沿,建立概念体系和现代话语体系,形成多学科兼容的开放体系,纳入证伪研究,形成自我更新系统,转型升级促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符合科学范式,具有现代品质的理论体系。
从科学发展规律来看,范式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内涵,而科学范式是特定时期根据“科学共同体”理论体系特征制定的一套理论原则、定律、方法等。建立中医现代化理论体系,亦需要建立中医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基于此,中医现代化理论框架应该具有以下特征:保持原创,筑牢中医传承之基;明确学科前沿,建立概念体系;形成开放系统,多学科交叉;纳入证伪研究,自我更新系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现代诠释,更新话语体系。
中医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内涵
保持原创,筑牢中医传承之基
原始创新是世界公认的基础性科学创新,其研究成果将为人类增添新知识,在原理、技术、方法等某个或多个方面实现重大变革,是最根本的创新。中医学作为具有中国原创思维特征的生命科学,是具有原创性的医学科学体系;中医原创思维是中医学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中医学走向未来的内驱力。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医原创思维的方法论研究”的首席专家,笔者曾在《中医原创思维方法论的时代追问》中提出了研究“中医原创思维的方法论”应回答三个问题,即中医为何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中医能否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中具有创新意识?中医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能否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出中医复兴要解决理论思维的问题,研究中医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究中医原有的思维本质,及其对未来走向的把握和引领作用,从而对接科学前沿;以中医理论成果转化为契机,推动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这是中医原创思维方法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什么是中医原创思维?基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项目,笔者提出中医原创思维是“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它揭示了中医学普遍抽象的内在联系,构建了中医学不可替代的思维体系。中医原创思维树立了鲜明的、独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从哲学的高度把握了中医学发展的大方向,说明了中医原创思维的认知特点是不肢解、不破坏、不干扰、联系、动态、有序、自然态的整体,回答了中医学对生命与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蕴含了丰富的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当代思维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原始创新提供了借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首先要保持中医药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做到“我主人随”,保持中医学的主体思维,以传承经典,呈现中医文化价值;保持自我,不断释放生命活力;深入挖掘,开发理论新境界;融于当代,与现代科学同频。
明确学科前沿,建立概念体系
学科前沿
学科前沿是指科技体系或学科群中居于主导地位,且具有带动其他学科发展并影响人类科学观念转变,最能代表某个学科发展趋势、引领学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
中医学的学科前沿之一应当为元气论。元气论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对于天地大宇宙,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运用气的范畴可以论述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人身小宇宙,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运用气的范畴可以论述生命的运动变化规律。
天人合一是重大的科学命题。天人关系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被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基本问题,并成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天人观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系统,天地自然为人所处的环境,人在天地之间生存、发展、延续,人体的生命活动随时间规律而变化,蕴含着生物节律。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包括时辰节律、日节律、月节律、四时节律、年节律。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了生物钟节律的研究工作,认为“研究成果精确严密地解释了人、动物、植物是如何适应生物钟节律,并能够同时与地球自转保持同步的”,这也提示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中医时间学具有跨时代的科学内涵。生命科学是当代科学前沿,而中医体质学的系统整体研究模式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从“体质可分论”揭示生命个体差异,从“体病相关论”揭示生命体与疾病的关联,从“体质可调论”揭示生命动态特征,从“生命过程论”揭示生命时空维度,从“形神构成论”揭示心身统一性,从“表型—基因型”揭示生命内外环境统一,为研究生命科学提供了理论武器。
概念范畴体系
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认为“概念是表示事物类型的思维形式,意义比较广泛,具有普遍性的概念,谓之范畴”,“所有的范畴构成一个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
建立现代化的中医理论概念范畴体系,应当结合古代经典与现代临床,明确概念、范畴的涵义,发掘体系内的潜在联系,总结概念范畴引导的新规律,完善中医药理论框架,促进中医药理论的持续全面发展。
目前的中医理论体系中存在许多的概念问题。如疾病的命名,有依据病因,如伤寒、伤风;依据病机,如虚劳、痿证;依据病性,如瘟疫、疟疾;依据病位,如肝积、肺胀;依据病理产物,如痰饮、膏浊;依据主要症状,如眩晕、咳嗽;依据发病时节,如伤暑、秋燥;依据病程,如百日咳、久痢等。同时还存在着病名的概念与实践的分离现象,如红斑狼疮在中国知网检索篇名相关研究有1.86万篇,而中医对应病名红蝴蝶疮仅有2篇,血栓性浅静脉炎有401篇,而对应的青蛇毒仅有4篇。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如何解决概念不一问题?其方法在于中医药标准化。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核心概念,通过比较、分析,对中医概念进行规范,探明概念,规范选择,确定编码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发布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但仍存在标准体系尚不健全、标准制定存在交叉现象、标准缺乏实施评价研究等问题,亟待解决以推动中医现代化概念范畴体系的建立。
形成开放系统,多学科兼容
交叉学科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间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渗透开展研究活动的研究范式,是学科交叉后自然形成的新理论体系。交叉科学研究强调各个学科/领域间的汇聚融合,在解决一个科学问题的同时创造或拓展学科视野,进而发展出共同的框架概念。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均可交叉。
中医药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历史,而进行多学科交叉是中医药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但需注意,中医药多学科交叉不是“以西解中”,而是“拿为我用”;要坚持主体发展与开放兼容相结合,赋予多种方式来呈现当代的需求;不仅要回归经典,还需要重生、延伸经典;积极运用现代多个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成果,在现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揭示中医理论所反映的人体健康与疾病的独特认识和深层规律,揭示其疗效机制,使之产生质的飞跃。
笔者研究团队基于40余年研究成果,提出并开展数字中医体质研究,将中医体质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运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以构建中医体质的特征与应用的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服务平台。系统架构由数据存储、数据分析、人机交叉三个部分组成,通过选择适宜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编程语言、前后端技术搭建平台,打通体质学科的丰富前期研究结果,形成包含远红外、量表、组学等宏微观多维度刻画的数字化体质特征,包含数字化存储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论文著作、原始数据、学术传播等多模态研究资料,包含智能检索、智能分析、智能推荐等应用功能,是集科研、健康、教育于一身的数字中医体质平台。
纳入证伪研究,自我更新系统
证伪研究
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提出证伪,认为经验的真正意义在于可以证伪科学理论,而证伪可以避免对错误理论的辩护。证伪的意义不在于证实命题假设为伪,而是在于明确命题的可证伪性,即具有科学属性。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是在“实践—认识—实践”这一螺旋式循环上升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纠正、完善认识,使之成为动态发展的学科体系。中医学作为一门学科,有些尚未建立起相应的概念和原则,表现了理论的含混性、笼统性和随意性,也包含着某些谬误,只有更新、拓展,扬弃旧的思维方式,构建符合科学发展的理论思维,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重塑和完善才能促使其蓬勃发展。
证伪研究可通过多路径进行:如流行病学证伪,如本团队基于2007年、2017年两次全国体质类型流调数据,明确了中医体质类型可分为九种及不同体质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和地域分布;临床证伪,如吴咸中院士提出用通腑法治疗急腹症,证实了“六腑以通为用”的临床意义;实验证伪,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具有引经作用的中药可促进其他药物在靶器官组织的吸收或分布、影响药物转运体,初步阐释了“引经报使”的科学意义;生物学证伪,如吴效科团队基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研究,提出卵巢功能特征具有时限性、节律性和状态性, 符合女性天癸活动的特点,间接指出天癸的生物学基础。
自我更新
自我更新,是在实践中发现、认识、总结新规律,继而应用在实践中,以达到自身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在中医诊疗模式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若仍采用单一的辨证论治则会面临诸多问题。如无证可辨,包括无症状血尿、肿瘤前期、隐匿性肾炎等;有证可辨、辨而有误,如颅内肿瘤所致的呕吐等;缺乏对新疾病的深入认识,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放射、激素等未纳入辨证体系的现代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如抗生素引起的耳聋等。因此,诊疗模式亟待更新。笔者在2005年首次提出并建立“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将体质状态、特征与发病规律之间的关系,与疾病全过程和某一阶段的病理特点与规律有机结合,提升了对疾病认识的全面性,丰富了临床诊疗体系。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一方针的提出源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创造性转化
希波克拉底时代已提出四体液说,《黄帝内经》亦有阴阳二十五人的论述,但两千五百年来未能形成理论体系,未能形成标准,难以指导临床实践。笔者自1978年提出体质概念以来,历经40余年发展,实现了从一个学说到一个学科的创造性转化。目前中医体质学已进入国家战略文件,建立国际学术组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此外亦有中医学“毒”理论的转化。《黄帝内经》中“毒”指风、寒、暑、湿、燥、火之邪亢盛则引起寒毒、热毒、湿毒、燥毒等;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特别重视“毒”在发病中的作用,如提出中暑为暑毒所致、酒疸是酒毒所致、丹毒之病是由心火实热所致,对“毒”的认识由病种上升至病因病机的角度;明代吴又可《瘟疫论》突破外感传统的四时六淫说,提出了“杂气”学说,将瘟疫的疫气归于毒气范畴;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从中西医结合医学角度对毒邪学说进行论述,首次提出“毒菌”一词,是当时西医理论对毒邪的最新解释。现代研究方面,如王永炎院士在中风及痴呆的研究过程中提出“毒损脑络”,成为现代中医药认识和研究脑系疾病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国医大师周仲瑛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毒邪;李佃贵国医大师提出“浊毒”属六淫邪气之外。以毒攻毒的理论亦有发展,以毒攻毒治疗多种疾病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献记载,第一个毒指药物具有毒性,第二个毒指病机;张亭栋教授团队、陈竺院士团队在砒霜治疗白血病领域研究卓有建树,极大丰富了以毒攻毒的理论内涵。中医体质学与“毒”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不仅彰显了传统理论的时代内涵与临床价值,更为中医理论现代化发展树立了典范。
创新性发展
当前我国慢病高发,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和疾病的共同预防问题亟待解决。治未病作为中国特色的“预防”措施,需要完善理论体系、加强战略支撑、搭建治未病大平台、启动大医学计划。以为适应这个时代出现的情况,达到高水平的创新性发展。笔者研究团队经过十几年的沉淀,从第一本关于治未病解读的书,到第一部中医未病学教材,到第一部中医治未病发展报告,到第一套中医治未病升级建设方案,再到第一个中医治未病重大咨询项目,明确了治未病系列概念,构建了中医未病学学科框架,明确了治未病升级建设建议和评价体系,为治未病服务于“健康中国”、有效防控慢病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团队提出治未病科学性、服务能力、中心建设、健康宣教、民生服务五大升级及配套政策措施;同时承担了有关治未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项目,不断引领中医治未病的创新性发展。
现代诠释,更新话语体系
现代诠释
中医理论的现代诠释,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引擎。中医理论的阴阳蕴涵最基本的相对关系,是所有关系功能属性的最基本表达。诺贝尔奖获得者波尔认为太极图完美阐释了他提出的互补理论,并将太极图设计在了家族徽章中,并附言“对立即互补”。因此阴阳论或可以关系论阐释其哲学意义。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在其基本物质属性的基础上逐渐引申为五种基本的功能运动属性和运动方向,中医学借以五行理论阐述脏腑形窍自内而外的整体性、机体与自然的关联性以及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相生相克,蕴含着原始的循环系统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发病学的重要思想,从现代医学角度解读,阐释机体与病邪关系要对免疫力数字解码。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病原入侵,清除抗原性异物,控制及维持机体健康稳态的综合能力。回答不同个体免疫力要以不同体质类型(空间)、不同体质状态(时间)的免疫状态为切入点,整合多中心多来源的数据,开展多尺度免疫力大数据耦合,解析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免疫力的科学内涵,运用数据模型实现免疫力的整体量化和全景化展示,研发人工智能算法创建中国人群免疫力特征图谱的方法体系,开展基于免疫力干预的健康维护及疾病防治策略研究,形成未病先防、疾病早诊、预后评估的个性化医疗和健康管理新模式。
近年来,中医理论的现代诠释案例不断涌现,如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团队证实肺具有造血功能,这也印证了中医学“肺朝百脉”理论的科学意义;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发现参与机体的稳态、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病理过程的天然淋巴细胞,可能会从肠道迁移到肺部并参与到肺部免疫反应,即肺肠轴的存在,部分阐释了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涵义;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治疗痢疾的要药,而《名医别录》载黄连止消渴,现代研究则显示黄连的有效成分小檗碱可有效降低血糖。
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是理论和知识的语词表达,是一个学科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成体系的理论与知识(学术体系)的表现形式和语言载体。一个学科的学术体系只有通过自己的话语体系才能作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表达出来,为人们所知晓和理解;一个学科的话语体系只有准确、充分地表达了本学科的学术体系才是成熟的话语体系;一个学科只有构成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统一体,才能称其为一个成熟的、健全的学科。
当前中医学生存环境的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话语体系不适应,使之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影响文化认同,压缩了生存空间,出现文化失落,影响了自身的地位。中医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医药信息时代科学语境下生存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中医现代话语体系,突破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实现中医药文化的高速流通,不断强化其科学形象和可信地位,改变中医药在大科学、大医学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话语谱系,释放自身的活力。
以象思维为例。中医临床特别重视取象。象的理论有两个概念,一为物象,即一切事物所表达的状态或现象;一为意象,即通过理性思考以后产生的对象的认知。有诸内必形于外,通过对象的梳理、总结,从物象到心象到意象,是一个思维的发生过程。取象运数,就是对象的测量,进行趋于量化的预测判断。象思维是中医学具有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种宝贵的财富,我们需要去传承,去用现代语言让它被更好地理解、运用。此外,中医知识有大量的“心悟”成分及与象思维相似的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变也是语境转型的重要方面。
现代化既是当下所处的历史阶段,也是当下呈现的文明式样,没有任何领域能够回避。中医理论发展史是一个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造的历史,这个过程既是新事实、新实践的积累过程,也是认识和理论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历史节点,当代中医学术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提出了大量亟须回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医理论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前提,我们必须充满自信,自觉地从理论形态表达到科学范式进行变革,以开辟中医理论的新境界,让中医理论迸发出更强大的真理力量,道经千载更光辉。(本文摘编自《中医杂志》2024年1月第65卷第1期)